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陵文典黄帝研究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于黄帝陵的几个学术问题

刘宝才

                                 
  最近,陕西省人民政府交给西北大学一项工作:编写《陕西省志·黄帝陵志》。我参与这项工作,考虑了几个相关的学术问题,包括轩辕黄帝的定位问题,黄帝时代的定位问题,黄帝文化的定位问题,还有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的定位问题。现在,我总结一下对这个四个问题的认识,希望听取各位先生的意见,以提高认识,为编写好《黄帝陵志》创造条件。
  轩辕黄帝是一位实有的史前人物
  传说中的我国史前人名可分为几类,含义有所不同。伏羲、女娲之名反映古人对宇宙形成、人类起源的猜测,有巢氏、燧人氏之名反映古人对于原始社会某个阶段时代特征的设想,神农氏指史前的一个氏族。以上这些所谓人名其实都不是人名,并非实有其人。炎帝实有其人,但炎帝这个人不是指一个人,而是炎帝族八代首领的共名,是八个人物。轩辕黄帝则是实有的史前人物,而且只有一个人,他是黄帝部落的领袖,后来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
  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神话历史化”和“历史神话化”两类相反的现象,黄帝由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变成神,是后人的观念造成的,属于“历史神话化”。此外,将黄帝的身份理解成为后代的帝王,也是后代人的观念造成的。我们在古代文献中看到,黄帝具有史前领袖人物、祖先神和帝王三种身份,这三种身份又经常混淆不清。20世纪有一派史学家力图澄清这种混乱,却否定了黄帝是一个实有的史前人物,断定黄帝是后人虚构出来的。他们的出发点是对的,结论是错的。我们要承认,黄帝是一个真实的史前领袖人物,作为神和帝王形象的黄帝是从历史人物黄帝演变而来的。
  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古文献记载,黄帝时代发展了原始农业,发明了文字和衣冠,创立了财产制度和职官行政制度,在物质、精神、制度三大领域都开出了最初的文明之花。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即取这个意思。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估定,夏代始年为前2070年,我们又知道五帝当中的最后一位——舜帝,为黄帝的九代孙。以此推算,黄帝时代约在前2500年前后,处于考古学的广义的龙山文化年代范围内。龙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可以印证古文献关于黄帝时代的记载,证实黄帝时代已经踏进文明的门槛。
  张光直先生说:“史学家曾一度认为,整个传说时代都是汉代哲学家的臆造。随着近年来考古资料(其中有部分文字材料)的问世,我们越来越相信古文献是基本可靠的,许多传说具有历史价值。关于古代酋长、英雄和圣贤的神话,能为我们解读龙山文化的考古资料带来有用的启示。”龙山时代,原始农业长足发展,饲养业迅速扩大,制陶工艺不断进步。同时,政治权威兴起的各种标志,在龙山文化考古发现中都已经可以看到。文字的发明、金属的使用、礼器的大量发现、城堡和宫殿的出现以及随葬品多寡悬殊,这些标志着政治权威形成的现象,在龙山文化考古材料中都出现了。考古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令人信服地证明了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开创精神和团结精神的集中体现
  黄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特殊之点在于,它不是某个学派的思想体系(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也不是某个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楚文化等),它是从黄帝和黄帝时代出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黄帝文化与黄帝和黄帝时代相联系,但所依据的又不限于黄帝和黄帝时代,还包括后代的中国人借着黄帝和黄帝时代的传说阐发的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黄帝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伟大开创精神。古文献中有关于黄帝时代大量发明创造的记载。司马迁说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就是说黄帝时代在治理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建立管理制度各个方面都有开创性的建树。黄帝文化涉及科技、道德、制度等许多领域,在每个领域里都贯穿着伟大的开创精神。黄帝文化的伟大开创精神可以这样表述:善于开创新事物、新制度,以解决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从而把历史不断推向前进。
  黄帝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开创精神形成的时代。而后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的伟大开创精神得到不断发展。随着历史发展,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不断扩大,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越来越多。但这种吸取不是照搬而是借鉴,这种吸取没有消解而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在历史发展中,中国人通过吸取借鉴外来文化,更好地创造了适合中国的新事物、新制度,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黄帝文化就是中华民族这种贯穿始终的、不断发展的伟大开创精神的体现。
  黄帝文化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伟大的团结精神。轩辕黄帝是五帝之首,颛顼、帝喾、尧、舜四帝都是黄帝的后裔。夏商周三代也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古人的这种族类观念是古代历史条件的产物,它的意义在于倡导中华民族的团结。中国历史上的族类观念又是在不断发展的,所谓夷狄变为华夏就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的范围不断扩大。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中人数众多的华夏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需要、共同倡导的。从先秦到近代的历史上,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历史事实证明这一点。黄帝是中华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黄帝文化的特质就是倡导中华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发展。
  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是历代政府和中华儿女祭祀黄帝的圣地
  《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我国黄河流域有好几个桥山,除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外,在陕西省子长县、甘肃省正宁县、河北省涿鹿县也有名为桥山之山,并且相传为黄帝陵所在。中华大地上出现多处桥山黄帝陵是一个文化现象。史前的黄帝陵的地理位置在何处,已经难以确知,而中华民族对黄帝的崇敬和祭祀历久不衰。每一处相传为黄帝陵所在的桥山的出现,都是中华民族怀念先祖和互相认同的体现。
  我们同时认为,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黄帝陵的地位特别重要,这里是中华民族祭祀轩辕黄帝的第一圣地。据可靠历史资料,唐代中央政府就是在这里建陵祭祀黄帝。明、清两代祭祀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列为国典。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派代表到这里来祭告黄帝。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代表共同到这里来祭祀黄帝,表示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政府和民间继续在这里祭祀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的特殊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宝贵历史遗产加以珍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选自《黄帝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年10月
  

黄陵文典 黄帝研究卷/《黄陵文典》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03

您是第 位访客!